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致辞

创建日期:  2016/06/16  王婧   浏览次数:   返回

 
尊敬的石峰会长,尊敬的罗宏杰书记,尊敬的徐炯局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上海市出版协会和上海市期刊协会的邀请,使我能有机会参加上海期刊第五届论坛,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向出席本届论坛的各位专家、领导和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上海期刊论坛已经举办了四届,本届将围绕"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协作共享"的主题,来共同思考在变革创新时代如何振兴和繁荣期刊事业。作为国家报刊管理的职能部门,作为期刊出版活动的服务者和参与者我深深地感到,这个主题恰当其时,恰在其位。这是基于:
        第一,今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学习和领会总书记这段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指出要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我觉得这对广大期刊工作者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做好学术期刊的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讲了句话:第一句话,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第二句话,强化互联网思维。第三句话,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第四句话,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第五句话,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第六句话,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最后一句话,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进一步指出,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融为一体、合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第三,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书记在对《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总书记指出,"要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此基础上,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我们深深地知道党中央这一战略部署对科技期刊拓展和深化内容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请注意总书记这句话,"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作为出版工作者,我们深深地知道话语权就是实力,我们深深体会到形成科技创新实力上的话语权,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任重道远。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当前我国共出版期刊9 966种,其中综合类期刊是365种,占期刊总数的3.66%;科技期刊占到49.91%,有4 974种;哲学社科期刊是2 618种,占26.27%。回顾过去,我国期刊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多层次多品种共同繁荣、产业和事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期刊出版新格局。当下,受到互联网冲击,媒体生态的变化使行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格局,未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很多。我们要正视现实,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化解风险,认清新变化,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有效地推动期刊建设和发展。
        同志们,期刊是我国文化和科技创新的载体,我相信本届论坛必将通过学术研讨,按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我国期刊变革创新的步伐,为提升我国期刊影响力做出新的贡献,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也将为期刊的发展贡献力量。
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上一条: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协作共享——上海期刊第五届论坛综述

下一条:改造传统期刊队伍 补媒体转型短板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三号楼二楼   联系电话:021-661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