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社科司出版管理处处长田敬诚致辞

创建日期:  2016/06/16  王婧   浏览次数:   返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仁:
        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参加今天的会议,首先感谢秦钠社长的邀请。我每次参加秦社长召开的会都会很受启发,虽然我干这行时间比秦社长还早一点,但是在期刊管理、期刊创新、期刊发展、期刊国际化方面秦社长是我的老师。另外,我们从事学术期刊管理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目前的上海期刊界是国内最具活力最有创造性的。上海期刊界无论在数字化还是国际化方面,都走在中国其他省市的前列。每次来上海开会都会有新的收获。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协作共享",我认为这是一个好题目。这个问题也是目前我们期刊界最关心的问题,当然也是一个解决起来难度最大的问题。我们讲五大发展理念,或者是新发展理念,第一条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大学学报从一百多年前刚刚创刊到目前这样的形态,是一个超稳定的发展过程;但是遇到互联网以后,它的形态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大家现在都在数据库里面看文章,没有人关注你的文章发表在哪个刊物上,今后平台的概念有可能会取代期刊的概念。复旦大学最近也在做这个事情,说是要搞一个上海的学术平台,要把上海的力量集中起来,同时吸引全国的学术力量,乃至全球的学术力量,既为普通的读者服务,也为学者服务。这样会形成一个能量巨大的学术中心,但是这样的中心一定是建立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否则交流沟通的难度很大,协调组织的成本也很高。这是第一个问题,关于"创新驱动"。
        第二个问题,关于"融合发展"。期刊创新主要表现在融合发展上,融合发展就是互联网+期刊,期刊采用互联网的技术。今天什么都采用互联网,包括我们的教育也采用互联网的教育,所谓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采用互联网的技术。实现教育公平要靠互联网,提高教育质量也要依靠互联网,因为只有加速学术交流的频率和速度才可以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和质量。当然互联网毕竟是一种技术,不管多么先进,第一取代不了主编,第二也取代不了编辑部的体制,所以我们要融合发展。
        最后,关于"协作共享"。在期刊发展方面我们是非常推崇这样的理念。所谓协作,就是每个刊物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力争在中国学术期刊领域占据自己的位置。集约化,同时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优势互补,按照学科或问题形成期刊集群。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会议主题的一点看法,讲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融合发展的最佳模式是什么样的,谁也说不清楚,所以我们会鼓励其他的大学大胆地尝试。融合发展刚刚开始,还没有结束。我就简单说这些,谢谢大家!

上一条:理性认识期刊评价

下一条:改造传统期刊队伍 补媒体转型短板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三号楼二楼   联系电话:021-661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