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42家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创建日期:  2021/03/04  王婧   浏览次数:   返回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42家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新申报实验室占比过半 新型出版形态受关注

作者:尹琨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时间:2021/3/2 11:03:24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发布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名单的通知》日前发布,经对申报的重点实验室进行综合评审,确定42家实验室为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2016年12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曾确定42家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同样是42家实验室入选,两份名单有何不同?新一批重点实验室呈现哪些特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此进行对比与梳理。

据记者了解,本次新发布的重点实验室,是结合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后职能调整情况,由国家新闻出版署进行的新一轮实验室评定,名称由2016年的“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调整为“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从申报历史情况来看,有18家是往届实验室进行再次申报,如北京大学作为牵头单位的“新闻出版智能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牵头的“智能与绿色柔版印刷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牵头的“数字版权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在本次公布的42家重点实验室中,有24家为新申报实验室,占比超过一半。如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牵头的“‘智能+’教育融合出版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牵头的“语义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牵头的“基于区块链的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创新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其中,一些实验室虽然牵头单位没变,但因为申报方向或研究内容发生较大变化,本次算作新申报的实验室。

从牵头单位类型和数量来看,出版单位最多,有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等20家。高校有陕西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等12家,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10家科研机构。

从申报研究方向来看,本次公布的42家重点实验室中,从事跨领域综合方向的有18家,从事知识挖掘与服务方向的有12家,其余12家分别从事生产技术与装备、内容表达与呈现、产品传播与营销、数据管理与运营、版权保护与应用、高新技术跟踪与应用等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重点实验室从出版科技研发应用的角度,更多关注在数字出版基础上向更新的出版形态发展,如突出智能出版与智慧出版、富媒体出版、知识服务等方向的研究,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语音识别、智能印刷等支撑技术的推广应用。

附件

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

牵头单位

实验室名称

1

北京大学

新闻出版智能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产业通用数据交换技术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业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4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融合出版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5

北京印刷学院

新闻出版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综合实验室

6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业“一带一路”国别化语言服务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7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全流程管理重点实验室

8

北方工业大学

CNONIX国家标准应用与推广重点实验室

9

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出版业知识服务模式创新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10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智能+”教育融合出版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11

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古籍数字化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

12

南京大学

智慧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1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教育领域融合出版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数字教育出版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15

山东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融合出版内容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

16

陕西师范大学

西部多语种文化资源智慧出版重点实验室

17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智能与绿色柔版印刷重点实验室

18

上海理工大学

可信数字版权生态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19

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文化资源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20

四川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融合出版超高清视频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

21

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

增强现实技术(AR)融合出版重点实验室

22

武汉大学

语义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23

武汉理工大学

融合出版智能服务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24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业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

25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知识产权内容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

26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党史数字影像和虚拟仿真(VR)教程与推广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27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DCI技术研究与应用联合重点实验室

28

中国传媒大学

融合出版与文化传播重点实验室

29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

百科知识融合创新出版工程重点实验室

30

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富媒体出版资源管理与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

31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富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组织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32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学术期刊新型出版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33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数字版权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

34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

数字影音互动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

3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融合出版知识挖掘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

36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出版业技术与标准应用重点实验室

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医学融合出版知识技术重点实验室

38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

印刷环保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

39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医药知识挖掘与出版创新服务重点实验室

40

《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

41

中宣部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

新闻出版业高新技术应用综合实验室

42

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出版应用智能部署重点实验室

上一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意见》

下一条:华东师范大学在沪发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前沿报告》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三号楼二楼   联系电话:021-661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