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论坛”第二讲: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创建日期:  2015/12/09  王婧   浏览次数:   返回

报告题目: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报告人:李伟东 研究员
时间:2015年6月30日(周二)14:00
地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 东区材料学院B楼520


报告人简介:李伟东,女,博士,研究员,现担任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中心副主任,古陶瓷科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理事,美国陶瓷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古陶瓷的科技研究。在脆弱性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以彩绘陶器、土遗址、壁画、建筑琉璃构件等脆弱性硅酸盐类文物的应急保护需求为牵引,系统开展环境突变条件下文物的损毁机理、应急保护材料的合成复配以及应用技术、保护效果的科学表征及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中国古陶瓷的科技研究方面,通过系统研究古陶瓷形成的物理化学基础、古陶瓷工艺发展过程及演变规律,探索和总结古陶瓷科技发展史,为研究中华文明的形成及发展提供依据。
报告内容出自上海大学罗宏杰校长主持的一项973计划项目,李伟东研究员系该项目骨干。


主办:《自然杂志》编辑部
协办:上海大学材料学院

 

上一条:上海大学期刊社2015年暑假值班表

下一条:“自然论坛”第三讲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三号楼二楼   联系电话:021-661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