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组织化与承认:劳动实践中志愿服务的多维动力机制研究——以自雇卡车司机为例

创建日期:  2024/12/16     浏览次数:   返回

刊名:《社会》 2024年第3期,第27-56

题名:互助、组织化与承认:劳动实践中志愿服务的多维动力机制研究——以自雇卡车司机为例

作者:马丹

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摘要:本文以我国自雇卡车司机的志愿服务为例,结合其劳动实践探讨志愿服务的多维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卡车司机志愿服务的动力机制是一个由微观劳动体制、中观组织化过程与宏观社会地位感知推动的多维框架,展现出从职业群体内部的互助救援扩展至外部社会公益的动态社会过程。其中,原子化劳动的“孤岛效应”与互帮互助是该机制的客观基础,公益组织内外的组织化过程与互动为之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文化支撑,底层地位感知以及由其引发的承认需求则构成了持续的价值驱动。本文认为,只有从多维、动态的过程性视角出发,并使用纵贯性的研究方法,才能理解志愿服务的发端与持续。

关键词:卡车司机:志愿服务;多维动力机制;原子化劳动;承认

全文链接:https://www.society.shu.edu.cn/CN/Y2024/V44/I3/27



上一条:上海大学期刊社姜春明在《中外文化交流》发表文章

下一条:An Accelerated Stochastic Mirror Descent Method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三号楼二楼   联系电话:021-661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