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论坛用XR+MR打造了虚实结合的舞台。

2023版权新品鉴赏大会上,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选送的《中国年礼包系列产品》。
“我现在已身处马栏山元宇宙之中了,这是目前影视制作中最前沿的XR扩展现实技术。在马栏山,‘文化+科技’赋能产业,同样也会扮靓版权保护与创新的论坛……”
12月7日,当2023马栏山版权保护与创新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1号演播厅启幕时,伴随主持人的介绍,一个非常炫酷的舞台出现在大家面前。在这个采用XR+MR打造的虚实结合的舞台上,主讲嘉宾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完成主题分享。这一幕不仅展现出马栏山版权论坛“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也让正在奋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长沙散发出无限创意之光。
推动版权更好支持文化建设
作为湖南音视频版权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主阵地,长沙创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栏山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我们深知,版权保护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胡珊珊介绍,近年来,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加快构建版权生态,推出一大批精品佳作;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版权生态保护及交易平台“中国V链”,打造马栏山数字文创产业版权保护新高地,让马栏山的“好风景”成为产业发展“好前景”。
在1号演播厅序厅,以“可以带走的版权作品”为主题的2023版权新品鉴赏大会上,陈列展示了长沙2023版权新品中的近百件版权作品,囊括了长沙版权产业“一基地四集群”的亮眼新品成果。
湖南天择城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选送的《恰同学少年 红色多维沉浸式青春剧场》,湖南融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选送的机械科技风格裸眼3D视频——3D裸眼太空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选送的《龙腾》《咏鹤》摆台,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选送的《中国年礼包系列产品》……吸引了与会嘉宾驻足欣赏。
据统计,2022年,长沙全市作品登记量达13.5万件;版权产业连续5年增长10%以上,占全市GDP比重约7.62%;版权产业商品出口额占全市13.64%,浏阳烟花在伦敦奥运会、索契冬奥会精彩绽放……今年,长沙市获评“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同时,长沙市版权局荣获中国版权金奖管理奖。
“近年来,长沙大力推进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统筹实施版权强基、创新、赋能三大工程,实现了版权服务的全方位提质、著作权登记的飞跃式提升、版权产业的爆发式增长、版权生态的系统性塑造。”湖南省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澎说,长沙坚定不移走版权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积极拥抱数字版权新蓝海,焕发民间文艺新活力,畅通版权“出海”新通道,全力打造中部地区版权示范中心。
湖南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提到,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提出聚焦打造文化强省,大力实施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湖南将持续强化版权保护工作,坚定推进版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以版权法治保障优化文化产业营商环境。持续深化版权文化建设,激活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版权更好支持文化建设,实现融合创新,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版权是文化的内核、创意的化身,是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要素。”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孙宝林认为,版权赋能城市文化传承发展,就要不断挖掘城市的内涵,使优质的文化内容加上科技的加持,给受众提供既有营养,又有辨识度的优质产品。长沙作为千年古城,如何发掘其文化底蕴和内核,通过版权要素为文化插上科技翅膀,使得音视频内容形成长沙特色,将丰富的文化由资源变资产,由资产变资金,需要继续探寻。
观照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
版权是文化的基础资源,版权产业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黄隽对我国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区域分布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她提到,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VR等新兴技术对文化产业带来颠覆性影响,推动了企业变革。企业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物理融合到化学融合,模式和场景不断升级,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明显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类企业例如影视、旅游、娱乐等抗风险能力比较差。
在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副主任李方丽发布《中国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报告(2023)》总报告。报告提到,中国数字版权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版权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生态融合成为发展新航向。未来的技术措施是版权保护重点关注的方面,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去创新版权保护技术,研究和解决数字版权因为技术所带来的难题。比如,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创造了产业发展新机遇,但与此同时,AIGC的运用场景将更加广泛,新业态、新领域、新模式也将不断涌现,其所带来的版权问题也将不断凸显。
具体到AIGC对视听行业产生的影响,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陈玉鹏认为,AIGC可以生成更多的内容,产生内容的优势自动化程度高,质量也好,但版权问题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AIGC技术生成的内容可能会侵犯他人的版权;AIGC技术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可能会“借鉴”他人的作品;数据采集和训练可能涉及复制权和改编权侵权……对于如何预防AIGC带来的版权问题,陈玉鹏提出了几个建议:强化版权保护意识,合法使用他人的素材和知识产权。比如,为AIGC技术的商业应用制定明确的版权指南;采用技术手段进行版权监管,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技术发展都在对版权保护制度提出挑战,版权制度也在不断作出应战。”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教授李明德认为,网络时代版权保护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规范网络服务商责任的行为。他提到,现行法律制度下,对于网络服务商责任的追究主要是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较于国外对于网络服务商的严格规范,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进行规范管理。如何让创作者获得收益,让传播者获得应有的份额,让社会公众获得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进而实现版权产品的价值,值得各方共同思考。
科学版权管理构建良好生态
在推动版权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个体企业而言,版权资产管理与运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英特普罗知识产权集团合伙人郭晨辉提到了企业在进行版权管理时常见的误区:比如,版权的管理渗透于企业经营的多个组织和多个经营管理环节,因此不能仅仅抱着一种能够快速产生直接经济利益或者降低直接经济损失的心态来设立版权部门的人财物和权责利;又或者对版权风险的评估过于局限,忽视、低估或者过于放大版权风险,这对企业发展而言都没有益处;非常普遍的是没有合理的利用系统工具、软件工具,单一使用非常基础的台账等手段进行版权的管理、分发、运营等。
“版权贯穿于IP的全生命周期,可以通过良好的版权生态管理来实现IP 最大价值的应用。”优酷监管维权总监何爱真对科学的版权管理发挥的作用深有感触。她提到,优酷在做版权管理的时候,会把每个剧、每个综艺提取最核心的价值或者版权管理的内容,放在产品当中去实现最大化的使用。
作为湖南广播电视台旗下一家以融合发展为特色的新媒体国有上市公司,芒果超媒在知识产权的管理方面坚持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制度化、流程化,打造版权、商标等多个管理系统,来实现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芒果超媒法务部影视综艺团队负责人申荟透露了一个数据:在版权管理方面,全公司的版权内容制作与运营方面的收入近3年均近百亿,占到主营收入的80%。因此,芒果超媒一直高度重视版权管理工作,对于芒果超媒拥有的影视剧、综艺节目、音乐等多种类型的版权作品,专门设立权利管理系统进行分类管理。
“围绕公司作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的新媒体国家队,中国移动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生力军的定位,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以业务需求为准,以产业共创、监管协同为牵引,深耕版权领域的法律核心能力建设。”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法律事务与合规总监陈亢睿从版权保护的角度介绍了咪咕特色的全链条版权保护机制。2019年,国家版权局在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设立网络版权保护研究基地。2023年,中国移动集团在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设立了中国移动版权领域法律研究中心。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以“一基地+一中心”为依托,在版权理论研究与实务方面持续同步发力,积极为行业发展贡献咪咕智慧和力量。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是一个城市或者是一个地区最好的宣传名片,而独具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同时也是影视作品创作的丰富素材和底蕴。”对于如何通过版权产业促进本土文化产业发展,申荟道出了自己的思考:鼓励以湖南本土的历史文化作为载体创作更加优秀的影视作品。通过创作良好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版权保护的法治环境,树立版权保护强省的形象,吸引文化创作者和文化创意企业在湖南落地生根,为湖南的版权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