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3 15:26:07作者: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晓 雪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3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在京举办"2019开放科学论坛"。论坛以"全媒体时代下的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之路"为主题,探讨和分享了时下学术期刊最为关注的媒体融合优秀实践案例,论坛由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心执行主任李沛主持。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融合创新,提升学术期刊的价值和影响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部署。如何联合起学术期刊作者、编辑、读者以及期刊社力量,实现融合创新发展?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于 2018 年年初发起的"OSID 开放科学计划",是面向学术期刊行业的一项开放科学公益计划,旨在推动科研诚信建设和提升期刊创 新 能 力。借 助 SAYS(Scientist at Your System)系统工具,应用RAYS"现代纸书"模式,以全媒体思维打造"现代纸刊",通过语音介绍、问答、读者圈、专题、读书卡片、教育表格等形式,在呈现期刊论文成果的同时,提供与期刊文章相关的附加服务与资源。
本次论坛邀请了6位在开放科学和媒体融合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主题报告。
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秦钠作题为"学术期刊集约化建设与融合发展的探索——以上海大学期刊社为例"的报告,分享了上海大学期刊融合实验室在期刊集群化智能管理系统、刊上AR、视频论文等方面的探索实践和成功经验;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介绍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集群化出版解决方案,包括内容采编发平台、期刊质量控制体系、期刊发布平台、结构化排版与数字加工、新媒体解决方案、期刊销售平台、多媒体出版解决方案、医学会议服务平台等方面的建设和实践经验;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机构合作经理张凌燕作了题为"开放科学与开放获取期刊:国际背景与进展"的报告,介绍了开放科学的发起背景和目标含义、着重对国际卡房获取期刊的开放获取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中文DOI注册与服务中心主任郭晓峰作了题为"DOI助力开放科学环境下的学术期刊出版融合"的报告,介绍了DOI(数字对象唯一标识,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的发展概况、DOI为开放科学提供的基础设施,以及DOI在促进学术期刊媒体融合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李沛作了题为"OSID开放科学计划——助力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融合转型"的报告,介绍了OSID开放科学计划的发起背景,OSID开放科学计划的组成,SAYS系统工具的功能和对期刊产生的影响,分享了SAYS经典案例。李沛还对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能力提升计划专项项目申报和出版融合技术编辑创新大赛(学术期刊专项奖)赛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中国机械工程》新媒体部主任陈勇作了题为"开放科学计划(OSID)在构建期刊学术传播方阵中的作用"的报告,从《中国机械工程》办刊实际入手,通过统计数据、经典案例和个性化服务的具体应用生动说明了SAYS系统在提升《中国机械工程》内容和传播质量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2019开放科学论坛"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从多角度分享学术期刊开放科学和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通过本次论坛的学术交流,加深了学术期刊对于开放科学的理解,提升了学术期刊对于媒体融合的认知水平,并为学术期刊开展媒体融合实践提供了借鉴。
本次论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200余种学术期刊的250余名负责人现场参会,另有近6000余名学术期刊编辑通过网络在线收看论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