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刊论坛共议数智时代国际传播新引擎

创建日期:  2025/10/19     浏览次数:   返回

10月10日下午,第十四届上海期刊论坛的专场讨论会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召开,研讨会聚焦“数智化时代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设置了主旨报告和圆桌讨论两大环节。主旨报告第一阶段由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吴坚主持。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延红以SciEngine平台建设为例,从集群平台的功能定位和核心优势等方面,介绍了技术如何促进期刊集群高质量发展,以及AI驱动科技期刊出版产业创新的举措,如SciEngine AI驱动的学术出版解决方案。她认为,一流期刊与技术驱动的集群平台协同发展将成为科研生态变革的重要引擎,以智慧办刊策略赋能科学家,携手共筑开放、协同、高效的学术生态。

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吴坚


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延红

Springer Nature大中华区期刊出版总监李娴通过三个案例,阐述技术创新赋能学术出版的全过程。AI正在重塑我们服务科研、教育、医学等领域的科研范式,因此需要构建以科研人员为中心的出版生态体系。


Springer Nature大中华区期刊出版总监李娴

主旨报告环节的第二阶段由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杂志社)常务副馆长、社长倪力强主持。


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倪力强

复旦大学教授、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副主任赵星从AI的数据智能、专家智能、决策智能3个方面分享了AI赋能学科建设及智能学术评价的探索,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学科发展,迈向数据驱动、人机共智、智能决策的学科发展新阶段。他强调,AI通过重构学术发展的数字底座构建了学科全景视图,通过重构学科与人的交互关系构建“数智人”互动创新“工作流”,通过拓展机构与学科建设的决策机制提升智能决策应用的学科价值。


复旦大学赵星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数据科学与数智化研究院院长丁敬达教授以“期刊引导力评价探索”为题,介绍了我国学术期刊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对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改革创新展开了深入反思,并设计了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期刊引导力评价模型。他的研究对于深化和发展学术期刊评价的相关研究,以及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与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丁敬达教授

圆桌论坛由上海市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副主任蔡云泽主持。南京大学杨海平教授,中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杨保华,广西出版杂志社总经理朱京玮与主旨报告嘉宾和主持人一起,以“人工智能+期刊发展:新业态,新挑战”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从不同视角探讨AI 对期刊工作的赋能、实践中的挑战、资源投入需求及未来发展模式等核心议题,在观点交流与思维碰撞中形成丰富共识与深度思考。

(撰稿:陈昕伊)

上一条:“先进制造进展”专场研讨会顺利召开

下一条:第十四届上海期刊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 聚焦技术赋能与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三号楼二楼   联系电话:021-661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