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论坛”第14讲:华建文研究员讲“风云”四号卫星背后的故事

创建日期:  2017/11/20  王婧   浏览次数:   返回

 

       2017年11月17日上午,"自然论坛"高级科普讲座第14讲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思源厅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的华建文研究员,作了题为《"风云"四号卫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漫谈》的精彩报告。讲座由《自然杂志》编辑部举办,《自然杂志》副主编方守狮编审主持。
       "风云"四号卫星是中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自2016年底发射升空并于2017年9月25日交付使用以来,实现了我国卫星观测系统的更新换代,整体性能比肩欧美最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卫星所搭载的最重要设备之一——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更是国际上首台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的大气高光谱垂直探测仪,可在垂直方向上对大气结构实现高精度定量探测。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背后,是华建文研究员作为首席科学家带领的研究团队历经15年的艰辛与努力。
       在报告中,华建文研究员回顾了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从梦想开始,历经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实现梦想的过程。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利用了傅立叶变换原理,研制难度极大。华建文研究员自2001年进入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后,一直从事空间红外傅里叶光谱仪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开展干涉式垂直探测仪方案研究和攻关,取得一个又一个成果:2005年,红外干涉技术取得突破,获得红外干涉信号;2006年底,研制出国内首台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原理样机;2010年,实现工程立项,解决干涉仪工程化难题,研制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2016年,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随"风云"四号卫星升空……
       我国气象卫星实现升级换代,从"跟跑"到"领跑",是科学家们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努力的结果。听华建文研究员讲这么多"风云"四号干涉式卫星背后的故事,大家深受触动和鼓舞。
       "自然论坛"系列讲座由上海市文教基金支持,《自然杂志》编辑部主办。后续讲座期待师生的继续关注和参与。

上一条:上海大学期刊社在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得多项荣誉

下一条:一沙一世界——“自然论坛”第十三讲•杨守业杰青漫谈海洋与地球科学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南陈路333号上海大学东区三号楼二楼   联系电话:021-66132736